好在一卫城,十一军堡,七十多军台,三百余墩堡修筑完成。
且有四万六千驻军分驻各城守备。
贾芸急召境内所有丁壮编组为团练,其中多半是车行的车夫和伙计。
团练之事,上奏朝廷,并无人反对。
戍边之臣,原就有便宜行事的权力。
要是贾芸这点权力也没有,这个兵马使他没法干。
至隆正五年,留驻蓟镇兵马损失近半,贾芸一边上奏朝廷补充,一边扩充团练。
与此同时,东虏叩关,西边的北虏开始攻击宣,大,榆,甘等各镇。
朝廷无法全面补充,还好钱粮充足,虽忙不乱。
年尾时,贾珍诸多不法事发,宁国一脉被抄家,贾珍,贾蓉父子并尤氏,可卿等流放至大宁。
贾芸纳秦可卿为妾侍。
隆正六年,大宁卫扩军至七万人,同时秋初,北虏二十万骑来犯,此次大宁卫几无损失。
同年,贾芸封侯。
多出一个侧夫人名义,贾芸给了宝琴。
薛家靠的更紧,商行分号开遍大宁。
隆正七年,大宁升为镇,贾芸为节度使。
八年,贾芸上奏,请复松嫩平原,将防线推到大兴安岭。
否则关外之地虏骑想来就来,想走便走。
隆正帝此时焦头烂额。
对内,考成法,摊丁入亩,火耗归公,士绅一体当差纳粮,天下骚然。
同时在西南推改土归流,朝廷二十万大军去平定叛乱土司。
西北战事不利,诸镇惨败,损失兵将十万人以上。
隆正帝对内铁腕,对政务娴熟,然兵略非其所长。
贾芸所奏留中。
十年,东虏,北虏挟大且之威,再次集兵数十万同时攻大宁镇,辽镇,蓟镇,宣镇,大同镇等诸镇。
大宁镇斩敌首过万,获全胜,其余各镇胜负各半。
十一年,令贾芸北上,复前明奴儿干都司旧地。
十三年,贾芸上奏,尽复当年失土,所复之土,设七府,十一州,一百余县,设三镇驻守。
同年,隆正帝驾崩,新帝即位,召贾芸还京。
贾芸的人生,开启了新的篇章。
===
说两句,本书前后失衡,没做好全局规划,详略失当,导致成绩一路下滑,完本吧。
反思一下开新书,希望得到支持。
喜欢红楼,从文豪开始崛起请大家收藏:(【75wx】)红楼,从文豪开始崛起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